人一旦決定分手,一定要狠心,否則,不管是藕斷絲連,
或欲斷還留,總是牽腸掛肚,糾纏不清,既混亂,又痛苦。
狠心,不管是男方主動,或者女方發動,受害災情,
差別其實不大,只要對方不甘心,不情願,就會啟禍端。
偏偏,愛情的世界就是不依公式運作,有公式就可預測,
人心難測,所以愛情的結局也就因人因時而異。
陳可辛在《如果.愛》中,把分手的責任先後拋給了男女主角,
呈現出了愛情的在幸福甜蜜之後的醜陋面貌。
愛情是個矛盾的學分,分手更是沒人可以高分及格的測驗,
斷得毅然決然乾淨俐落,愛人會怨恨刻薄寡恩;
另外過往回憶甜蜜,三不五時成了反噬的毒草。
戲裡戲外,既是平行線,又是交叉線,各自有愛、有恨、有嫉妒,
還有賭氣與折磨,陳可辛既要讓你難辨虛實,
卻又要讓你把愛人的盲點放大到最大倍數來看,
後設主義的手法玩弄到了家。患難見真情,才是人間最美麗的感動,
《茶花女》如此,《紅磨坊》何嘗不是如此?
在感情的世界裡,如果其中一個人感覺不同了,
對另外一個人來說是很慘忍的,一個還在享受著那幸福的味道
而另一個卻已深陷在痛苦之中。
我們都認為 愛一個人就是要對他好,
沒錯 你不能阻止任何一個人 對你好 喜歡你 愛你,
對方都不見得會要求相對的回報
當然 你也無法去控制任何一個人
不想對你好了 不再喜歡你了 甚至不再愛你了
但是如果人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情殺案了
分手的時候 很多當初喜歡對方的原因
都成了分手的理由及藉口
有人說 愛一個人就是愛 說不出原因的
但是通常要求分手時 對方一定要逼你說出一個原因來
等你說出口時 他又會說”就因為這個原因?
你就要我放棄那麼多年的感情?
我辛苦經營了那麼久 怎能說放就放?”
愛真的可以不求回報嗎?
到底 兩個人在一起是因為不甘心放手
還是因為習慣? 或是因為還相愛著?
分手的時候 哭的那一個 不代表他最傷痛
提分手那個人 也不一定是最狠的那個人
感情分跟合 都是不能強求的
每一段感情 到最後都會變成一種習慣
從欣賞到喜歡 從喜歡到愛 從愛變成習慣
有時兩個人的相處細節 只有兩個人最清楚
任何旁人都沒有辦法介入去瞭解的
”關心的介入” 也只會把事情複雜化而已
如果你愛一個人,隨遇而安,讓他/她自由的飛,
如果最後他/她還是回到你身邊,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 Jan 18 Wed 2006 19:37
如果,愛? 如果,不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